近日,“彩绘南海、童创未来”社会实践队伴随着郎朗的读书声走进南海街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为美丽校园增加青春色彩。
活动开始前,队员们进行了任务分配和方案讨论,有过墙绘经验的同学分享了墙绘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,使团队成员在墙绘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。随后,队员们通力协作,开始在校园内开展墙绘,挥动的画笔落成墙面鲜艳的色彩,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围观,与团队成员进行互动,并在队员的引导下体验了墙绘创作。
一面墙连接了两个空间,一支笔传递了两代人的温度,本次活动使队员们认识到了墙绘创作的意义——不仅在色彩之间架起了一座从童年通往青春的桥梁,更是持续影响学生审美、浸润心灵的长效美育载体。


6月28日,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“青衿之力”社会实践团队在运粮社区持续开展墙绘活动,以青年力量助力社区文化建设。
墙绘活动已持续多天,成员们通过分工合作,将大任务拆分成一个一个小任务,保证每一个部分的图案都是精美的,队长也在不断巡查,以求最完美的呈现效果。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,在烈日下进行墙绘活动,成为了烈日下的社区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。
此次活动以墙绘为媒介,既磨炼了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,也让团队成员们走近了社区生活,将社区生活与知识技能相结合,做到了生活与学习的有机结合,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。



6月30日,“春田花花”少儿美术创“艺”时光工坊在艺术楼工作室5开展活动。今天,小老师刘婉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《水果团扇》手工课,让小朋友们在指尖流转间感受传统工艺与自然之美的碰撞。
小老师细心讲解团扇的历史渊源与绘画技巧,大家围坐在一起,以西瓜的红瓤、葡萄的紫莹、芒果的橙黄为灵感,使夏日鲜果的灵动跃然纸面。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果纹,以细腻的色彩晕染层次,原本素净的纸张渐渐被果香“填满”,摇起时仿佛裹挟着清甜的风。
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到了手工创作的乐趣,更在动手过程中传承了团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拉近了人与传统、自然的距离。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水果团扇,承载的不仅是创意,更是夏日里最动人的生活诗意。




6月30日,“ 社火焕新·指尖传情:霍庄村民俗DIY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自学京剧脸谱绘制,在脸上精心创作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活”在青春校园。
活动现场,团队成员围坐一起,对照资料钻研脸谱勾勒与色彩搭配。从勾勒眉眼轮廓的专注,到填充色彩时的认真,每一笔都饱含对京剧艺术的敬意。大家相互配合,在脸上“铺陈”黑红粉白,将传统脸谱样式生动呈现,过程中笑声与讨论声交织,非遗传承的种子悄然播撒。
本次活动以自学互创的形式,打破非遗传承的距离感,用青春力量让京剧脸谱这一传统文化符号“潮”起来,既提升了团队协作力,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收获了年轻一代的传承者,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校园活力。



